AG60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大航空装备,它最大起飞重量60吨,可载水12吨,最小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千米,最大实用航程达到4500千米。
外形上看,AG600和大部分飞机不太一样,因为它要兼顾水陆起降。空气和水虽然都属于流体介质,但是二者密度相差近800倍。所以要做到在陆上和水上都能起降,并不容易。是哪些独特设计,让它拥有了这样的本领呢?记者独家探访了AG600的升级版,新构型灭火机AG600M。
AG600飞机的独特设计,不仅让它在水上自由起降,还能灵活执行各种任务,应用场景也非常多。
比如灭火。各类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是很难控制的。如果全靠人力来扑灭,效率低并且非常危险。而AG600灭火飞机单次12吨的投水量可覆盖4000平方米火场,效率相当于300名消防员2小时作业量。另外它还可以担任空中指挥,可以进行人员物资的转送,执行通信中继任务等等。
在取证试飞过程中,AG600已经参与过湖北荆门、四川雅江、贵州兴义、晴隆和陕西潼关县等地的多型航空器协同应急救援灭火实战。未来在这型飞机的基础上,还可以扩展危化品应急处置、医疗保障、海洋执法维权、海洋环境监测等更多用途。
有着如此多用途的AG600飞机,什么时候能真正用上呢?AG600飞机4月20日取得了型号合格证。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民航法相关规定,航空器必须取得适航证才能投入运行。
适航证件分为:
“TC”——型号合格证
“PC”——生产许可证
“AC”——单机适航证
AG600此次取得第一步——型号合格证,意味着什么?要投入运营还要经历哪些?来听专家的解读。
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AG600型号审查组组长 张迎春:从申请人向民航局提交申请开始,AG600型号合格审定取证阶段共完成验证试验8696项,累计试飞2167架次,4931小时,批准符合性报告6685份,验证了对审定基础上353项要求的符合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 《航空知识》主编 王亚男:型号合格证衡量的是一架飞机对于它设计技术指标的符合性,以及对于适航标准的符合性,证明这架飞机有能力在它设定的任务场景中安全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接下来,AG600还需要取得生产许可证和单机的适航证。生产许可证衡量的是制造企业有能力成规模生产既定的产品,而单机适航证衡量的是飞行器的个体具备适航的能力。
民航上海适航审定中心AG600型号审查组组长 张迎春:除此之外还需要运行前评审,包括一些试飞工作,确定其符合运行类的规章。在交付给最终用户后,还需要对用户开展人员培训、维修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航空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机载民机产业部副部长 张超:作为首个采用全国产机载系统和设备的大型特种飞机,对推动构建自主安全的民机机载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在国内首次由我们5家的系统集成商独立自主开展了航电、飞控、高升力等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此外还带动了近百家设备供应商也参与到研制中来。那么以TC(型号合格证)取证为牵引,我们机载行业实现了全行业适航理念认识和适航工程能力的这样一个升级。那么AG600飞机的机载系统和上千项机载设备,首次在国内按照适航标准,分层分级开展了从系统到设备到软硬件的适航验证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 《航空知识》主编 王亚男: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目前在国际的航空产品中是一个特殊的门类,它属于特种作业飞机。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在役的水陆两栖飞机多数都是在几十年前研制生产的,它们的性能和能力与现在中国所产生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而中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辽阔的近海,同时我们有大量的森林,需要这样的特种飞机进行保障,在应急救援条件下发挥作用,所以中国需要研制自己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考虑到中国的航空工业的现状,我们完全有能力打造这样一款成功的产品,也将为中国的通航产业甚至整个航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