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是个小型越野赛,档次可不低了呢!”4月13日,2025年第二届上虞覆卮三浪穿越赛圆满完赛后,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介绍,此次赛事中,除8公里体验组外,还有42公里精英组和25公里竞技组,共200多名参赛选手,其中精英选手50多位,在国内排名都是靠前的,他们中很多被称为“越野大神”,如42公里精英组参赛选手张胜、赵虎在男子越野赛国际积分中排名第11位、第12位。
上周末,全国各地马拉松赛事活动,在官网上认证公告的就有40多场,不认证公告的也有30多场,而上虞这样一个不足500人参赛的越野赛,为何吸引众多越野大神打卡?为此,记者采访多名越野大神和赛事主办方来一探究竟。
区位优势好,后勤保障暖心
“上虞区位优势好、交通方便,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路程近,我们有时从一地跑完赶赴下一站,都非常方便。”对25公里精英组男子组季军张交来说,选择再次报名来虞参赛,第一想到的是来上虞参赛交通方便,奖金分配均衡,而且后勤保障暖心。
张交说,比赛前一天,他是从江西参加完比赛,打车赶到上虞参赛,其间有接驳车免费接送,对精英选手免住宿费、报名费等;赛事奖金额度中等,前10名均有奖金,奖金分配较为均衡;赛事中的志愿者服务都很热情,体验感非常好;沿途还设了很多补给站,可大大减轻负重,更容易跑出好成绩。
据区攀浪协会会长钟再军介绍,虽然越野赛举办仅第二届,但协会沿袭了首届赛事中专业运营机构好的服务内容,并对不足之处作了诸多优化改进;此次赛事后勤保障力量强大,有裁判长、志愿者、安保人员、救援队、摄影师、节目组、医生、接驳车司机等,共370多人;每5公里左右设有补给站,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及急救设备,赛道志愿者均经山地救援培训;赛程中还设有4处简易驿站,用于救援服务。
同样,25公里竞技组男子组冠军赵国虎也是第二次来虞参赛了,令他印象深刻和体验感好的也是后勤保障中的细节服务。像参赛选手可在比赛当天一早领取参赛物资,避免了来回折腾;赛后补给点的食物很丰富,准备了温热的蘑菇蛋花汤、香脆的烤鸭等,能及时补充优质能量;颁奖不拖拉,节奏也很快,保证参赛选手赛后能马上休整。
42公里精英组女子组选手杨艳以4小时53分28秒夺冠,她在朋友圈晒图并开心自嘲:补给站食物丰富,怪自己吃多了,比预先估算的慢了3分钟。
赛道美而丰富,石浪段更独特
“今天的赛道太美了,特别是有一段落英缤纷的樱花小径,跑在上面,仿佛进入密林仙境。”来自福建的参赛选手纪小敏在参加完女子25公里竞技组比赛后,一脸兴奋地赞叹,“第一次来这里参赛,天气宜人,跑得非常开心,还幸运地夺冠了,明年还要来参加。”
今年第二次参加赛事的贵州籍选手赵虎,是一名职业运动员,拿过国内无数越野赛冠军,这次用时3小时48分29秒夺得42公里精英组男子组冠军。“今年增设的42公里精英组项目,不亚于50公里越野跑的体力消耗,全程爬升2400多米,赛道有上坡、下坡、青石板巷、梯田埂道、樱花小径、原始古道、竹林野径、溪谷石径、石浪攀爬等,非常丰富多样,很考验人的耐力和意志力。”赵虎说,虽然三浪穿越赛难度不小,挑战大,但还是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打卡,因为整个赛道的体验感还是不错的。
作为国内首个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核心的山地越野赛事,覆卮三浪穿越赛,穿越覆卮山大浪、乌浪、响石浪三大石浪群,这些由290万年前冰川运动形成的巨石阵,是国内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冰川遗迹。参赛者需手脚并用攀爬陡峭石浪,感受“石头海洋”的洪荒之力。
“石浪段攀爬很奇特,十分考验人的体力耐力和越野技巧。”仅与赵虎相差1分2秒的张胜获42公里精英组亚军,他表示,参加过全国各地的越野赛不下几十次,像这样的石浪赛道还是第一次遇到,非常吸引人。
张交认为,丰富多样的赛道体验,让越野跑参赛选手技术更全面,是一次很好的拉练赛,而且赛道三上三下,加上石浪段攀爬,越野难度大,赛程表现及积分会有更多分化。
精英选手多,磁场效应强
“越野大神”杨艳、付荣华、华育萍包揽了42公里精英组女子组冠亚季军,而她们中的每个都有着丰富的越野赛跑夺冠史。“越野跑是我的业余爱好,一种自我放松方式。”华育萍说,大学毕业三年来,她一直在各地参加越野跑,近两年斩获2024年黄金海岸55公里冠军、越野东海60公里冠军,2025年痴迷到底30公里冠军、清源山55公里冠军等。
“我们去年举办首届覆卮三浪穿越赛时,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运营机构邀请精英选手参赛,奠定了高水平赛事规格的基础。”钟再军说,此次赛事举办,我们又通过省登山协会的赛事报名通道,吸引更多精英选手来参赛,希望进一步提升赛事影响力,把覆卮三浪穿越赛打造成上虞区标志性的一项体育赛事。
“其实,在很多越野跑赛事上,我们这些精英选手会经常碰面并参与角逐,这也能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良好竞争。”赵国虎说,一定程度上,精英选手来得多,竞争就会更激烈,赛事也会更精彩。
的确,在此次赛事中,无论42公里精英组还是25公里竞技组,夺得冠亚季军的男女选手竞争非常激烈,前后名次间,用时成绩大多仅相差几分钟,最少的则相差1分02秒,最多的相差16分52秒。
“精英选手多,磁场效应强。”25公里竞技组女子组亚军选手李亚美表示,参赛选手在赛事中能遇见更多越野大神,往往觉得很幸运,仿佛遇见偶像一般被吸引,这可以说是一种“伙伴感应”。
“上虞一个民间组织能办出如此高规格的圆满赛事,实属不易。”区体育总会主席徐耘表示,相较首届,第二届覆卮三浪穿越赛有了更多升级,增设42公里精英组项目、延长了石浪穿越赛道,吸引了更多精英选手参赛,获得了各方好评和点赞,希望今后有更多部门、乡镇加入这样的赛事活动,进一步打响具有上虞辨识度的精品赛事,带动上虞农文体旅业融合发展。
上一篇:稳健投资新选择,久银投资基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