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疼痛管理“童”样重要,解读围术期疼痛管理

  • 创业
  • 2025-04-18 11:26:06
  • 11

手术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也可能伴随着恐惧和疼痛。有效的围术期(手术前、中、后)疼痛管理不仅能减轻孩子的不适,还能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许多家长可能会对儿童疼痛管理存在疑虑,比如:“孩子这么小,能用止痛药吗?”“孩子不会表达疼痛,怎么判断他疼不疼?”“镇痛方法会不会有副作用?”今天就从疼痛评估、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等方面,为家长提供科学的疼痛管理指导。

1. 儿童疼痛的特点

与成人不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往往无法准确描述疼痛程度,家长和医护人员需通过行为观察和专业评估工具来判断。儿童常见的疼痛表现包括:

• 哭闹不安(但部分孩子可能因虚弱而沉默);

• 表情痛苦(皱眉、紧闭双眼);

• 肢体动作(踢腿、蜷缩身体、拒绝触碰伤口);

• 睡眠和食欲改变。

误区纠正

• 孩子不哭就是不疼? → 可能因麻醉残留或疲惫而表现不明显。

• 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 未控制的疼痛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长期心理阴影。

2. 儿童疼痛的评估方法

1. 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己评估和描述疼痛程度;

2. 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

3. 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家长也可以协助观察,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FACES(Wong-Baker pain rating scale)脸谱疼痛评估法

CRIES(crying, requires O2 saturation, increased vital signs, expression, sleeplessness)评分:通过哭泣、呼吸、循环、面部表情和睡眠等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CRIES评分适用于不能用言语表达疼痛的婴儿。

FLACC(face, legs, activity, crying, consolability)评分:疼痛分数由医护人员根据观察到的小儿情况与量化表中内容对照而得。每一项内容按0~2评分,总分值越高,认为疼痛越严重。评估时医师需观察小儿1~15min。常用于1~18岁患儿术后疼痛的评估,是住院手术患儿首推的评估方法。

3. 儿童围术期镇痛方法

1. 药物镇痛

常用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疼痛,肝毒性;

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抗炎镇痛效果更强,但可能影响胃黏膜;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适用于中重度疼痛,需严格监护呼吸和心率;

局部麻醉(如神经阻滞、伤口浸润):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给药方式:

经静脉用药(病人自控镇痛,PCA);

口服(胶囊、片剂、口服液);

外用(透皮贴、药膏);

肛塞(栓剂)。

常见疑问:

问:止痛药会成瘾吗?

答:短期规范使用阿片类药物极少成瘾,医生会严格控制剂量。

问:镇痛药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答:正确使用不会,反而疼痛应激可能延缓恢复。

2. 非药物镇痛:

• 心理安抚:家长陪伴、安抚玩具、分散注意力(如动画片、游戏);

• 物理方法:冷敷(减轻肿胀)、轻柔按摩(需避开伤口);

• 舒适体位:调整姿势以减少伤口牵拉。

4

家长如何配合医护团队?

1. 术前沟通:告知医生孩子的疼痛敏感史或药物过敏史;

2. 术后观察:记录孩子的疼痛表现(如哭闹频率、睡眠情况),及时反馈给护士;

3. 正确用药:按医嘱给予止痛药,不自行调整剂量;

4. 心理支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用鼓励减轻恐惧。

5

疼痛管理常见的误区

误区1:孩子术后疼痛是正常的,不用特别处理。

真相:疼痛管理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长期未缓解的疼痛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误区2:镇痛药会伤害孩子的大脑或肝脏。

真相: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的益处远大于风险。

儿童围术期疼痛管理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评估、合理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可以让孩子更舒适、更安全地度过手术恢复期。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疼痛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因担忧副作用而让孩子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记住:疼痛无需忍耐,科学管理是关键!

阅读原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