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举行 科技新贵与资本市场共谋具身智能万亿级赛道新机遇

  • 职场
  • 2025-04-13 10:20:03
  • 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举行 科技新贵与资本市场共谋具身智能万亿级赛道新机遇

  4月10日,以“具身智能,生态赋能——共塑未来产业新图景”为主题的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在深交所举行。乐聚、众擎、优必选等具身智能产业链领军企业,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等上市公司,与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等投资机构齐聚一堂,共谋具身智能万亿级赛道新机遇。

  谈机遇:万亿级产业新赛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热点。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新赛道。”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正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分享的一组数据,展示了当下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速度:今年1月,乐聚完成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现在我们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六月份,基本上每下线一台,就交付一台,‘人形机器人一定会爆发’正日益成为共识。”冷晓琨说。

  刚刚从华尔街归来的优必选首席财务官兼董秘张钜带来的感受则反映了投资界对这一产业新赛道的热情:在为期一周的路演中,优必选得到华尔街顶级机构密集约见,每个小时一场路演,一整周时间全部排满,午餐和晚餐时间也被“加塞”。

  “总体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机遇是确定的。”深创投总裁刘苏华表示,2024年全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56起融资事件,较2023年的30起大幅增长,总投资金额约50亿元至70亿元。截至2024年底,深创投累计投资机器人产业链项目48个,总投资额达14.3亿元,覆盖了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

  谈赋能:耐心资本与资本市场合力托举

  “人形机器人产业真正爆发还需要5至10年的时间,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冷晓琨说。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坚期,大多企业在这一赛道还未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赋能。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赵同阳表示,人工智能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源和资金投入研发和人才招聘,资本市场可以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创业板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与具身智能企业的特点更匹配,可以通过IPO、再融资等,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加速科技创新及市场推广。除此之外,创业板可以组织开展具身智能公司与其他上下游产业、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艾智合首席战略官梅婉箐表示。

  作为创业板的一员,董事长、总裁吴丰礼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资本市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弹药”。他表示,如果人才是企业的骨骼,那资金就是血液,好产品、好企业离不开资本的陪伴与反哺。

  深交所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切实做好资本市场服务,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路演等全链条服务。据介绍,目前深市共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市公司102家,总市值5.5万亿元,已形成“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场景开发应用”全产业链布局,拥有一批“龙头”和“链主”企业。

  谈挑战:以自主可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震荡。面对美国“关税霸凌”,具身智能产业影响几何及如何应对备受关注。

  冷晓琨表示,国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场景链,从核心零部件到场景落地基本实现闭环。比如人形机器人的电机、传感器甚至AI芯片,粤港澳大湾区都有成熟的本土供应商,不太依赖美国进口。加上行业还处于技术攻坚期,大规模出口美国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对等关税”的伤害暂时不大。

  “我们产品的软硬件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自研,而且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目前美国的订单完全没有收缩的迹象。假如他们把我们排除在外,他们会错过很多机会。”赵同阳说。

  “我们在积极探索供应链全国产全自研。”智平方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彦东表示,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变局正在将具身智能技术推向更核心的战略地位,其发展不仅关乎单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可能成为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关键变量。当前亟须在加快国产替代进程的同时,引导产业向智能感知、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领域突破。

  “无论如何,做好自己。”张钜说,目前具身智能技术在感知、决策、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需要各方合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

有话要说...